多角度論證指論證一個論點時從多個層面展開,是對同一問題從不同側面進行論證,達到論證的充分性。論證過程中常用的角度有“多主體”和“多維度”這兩種,多角度有很多種,當然是包括但不限于這兩種。“多主體”指從微觀個體,縱觀組織和政府,宏觀國家和社會的角度進行分析,使得分析論證的角度較多,論證更加充分。
例如要論證“積累”的重要性,可以論證積累對個人、對企業、對國家的重要性,
論證:任何個人成長的過程,就是知識和經驗積累的過程,任何一個成功科學家都是從呱呱墜地開始,學著說話、學習走路、學習識字、學習唐詩宋詞開始,通過知識提高學識,通過人情世故的歷練,提高情商,逐步走向人生的輝煌;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,也是一個不斷積累市場經驗、積累核心競爭力的過程。如華為企業,從一開始的模范創新到今天的自主創新的過程,不斷積累技術優勢,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攀登,每年的創新量以全世界第一的驚人成績引領著企業的快速發展;對于一個國家更是如此,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成功,正是在建國以后,推動改革開放,促進經濟發展,不斷積累經驗,從當初的一五計劃到今天的十三五規劃,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加速發展,實現了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的驚人成績。(夾敘夾議)
除了“多主體”分析論證外,還可以從“多維度”展開,宏觀維度:政治方面、經濟方面、文化方面、生態方面、社會方面等;微觀維度:思想意識方面、素質能力層面、利益價值層面、監督管理層面、法律制度層面、宣傳教育方面等展開。
如論證“美好鄉村建設”的重要性,可以從宏觀維度展開論證:美好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題中之義,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五個標準,即:生產發展、生活寬裕、鄉風文明、村容整潔、管理民主。由此可見,美好鄉村建設能夠促進鄉村基層在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生態與民主方面的發展。美好鄉村建設解放生產力,促進基層經濟發展,提高群眾生活水平。美好鄉村建設引領著基層鄉風文明,有利于促進精神文明建設。美好鄉村建設有利于改善基層生態環境,對于建設一個“看得見山、望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以上“多角度”僅是一種“思維方式”,是“思維語言”,在論證時候,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展開,但在具體寫作時,需要根據題目特點和自己的認識,靈活變化,不可生搬硬套。